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5/ 15 16:46:37
来源:新华网

吕品田:搞好乡村文化和乡土艺术建设将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字体: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陈延特摄

  新华网贵阳5月15日电(谷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旅厅、黔东南州、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从六个维度阐释了生活文化多样性是如何维护促进旅游发展的。

  第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旅游客持续发展的根基,文化旅游是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文化差异性实际地呈现为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保持让文化旅游更加具有美学感染力。因此,文化多样性维护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而文化表现形式的“同质化”不符合文化旅游的根本价值诉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保护非遗就是维护文化多样性,也就是维护文化旅游的根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及文化内涵。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人类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具体实践,其根本任务就是努力维护所有作为民族传统或地方传统而存续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性,使之以鲜活的样态存在并作用于当代社会生活。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根本价值维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共同性。

  第三,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要正确把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旅游的意义在于欣赏文化差异性,非遗保护的意义在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切实保护旅游地的生活化文化特色,与维护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价值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同质化”蜕变不仅破坏地域文化生态,也以差异性丧失而最终削弱旅游地的旅游价值,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与持久的旅游经济利益休戚与共。

  第四,振兴手工和激活民俗是保护非遗、促进文旅游融合发展的根本路径。非遗的历史产生是以手工生产方式为现实基础、以传统民俗为生态环境的,其当代存续和发展同样不能脱离如此基础和环境。现代化过程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导源于工业生产方式对抗自然、抹杀差异的技术本质。一味奉行工业化思维、偏执工业生产方式,体现为特定历史性、地域性和人民性的文化差异性势必衰减。

  第五,建设相适于文化旅游的主体性。文化旅游可以增进本地人和旅游者对非遗个性价值的认知而促进保护实践,也可以通过旅游媒介接通一隅之地与广大外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为非遗保护提供更充分的物质条件。然而,文化旅游活动也会带来人为的文化扰动、冲击文化差异性。因此,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实践,还要特别重视建设与文化旅游相适应的主体性。文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尊重文化、自尊文化的主体性的养成。

  第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以乡土艺术建设践行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艺术实践,根本地关系着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也关系着复兴中华文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图大业。振兴乡村的艺术实践不能轻易改变或悖逆乡土传统以及综合生态。

  振兴乡土手工艺,是丰富旅游纪念品以至发展乡村经济的一条路径,对乡民进行“授之以渔”的针对性设计示范和培训,使其产品能够保持传统文脉、凸显地域特色,帮助农村劳动力凭手工在本土谋生计。社区共有的非遗项目,应由当地民众组成行会一类的民间团体进行自主管理,让生产合理有序。地方物产的“土”性,会成为促进文化旅游的独特价值。

  基于此,吕品田表示,搞好乡村文化和乡土艺术建设,文旅也就融合发展了,期待基于百姓日常生活状态而非表演状态的文旅融合发展。

  活动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寨县人民政府、万达集团等承办。

【纠错】 【责任编辑:徐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8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44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