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5/ 15 20:38:20
来源:新华网

邱春林:丹寨多样式的非遗产品供给呈现立体化

字体: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圆桌论坛发言。新华网 陈延特摄

  新华网贵阳5月15日电(郭香玉)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文旅厅、黔东南州、等联合主办,丹寨县人民政府、万达集团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圆桌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表示,从物质形态来看,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能够出现立体多元的、多样式的产品供给,形成市场的话,说明这个地方的文化生态基本是良好的。

  邱春林认为,作为外地游客到丹寨旅游,除了观赏自然风光,还有购物。丹寨餐饮方面特色、差异性很鲜明,手工艺品的文化差异性也是基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的一些要素进行开发设计。目前来看,丹寨多样式中高端、低端的的非遗产品,还是呈现一个立体化的。

  在非遗和旅游融合当中,如何通过非遗这样一种特色、一种文化的载体,帮助旅游业态发展,塑造更高品质的模式?

  邱春林认为,作为旅游者和作为提供旅游产品的非遗传承人,在某些方面上都要提高。作为旅游者来说,要能够具备欣赏文化差异性、尊重文化差异性、能够欣赏美的能力。作为非遗传承人,得时时刻刻反省自己,通过市场反馈了解到创新产品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哪些爆款的产品为什么会成为爆款。很多好的想法,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可能仅仅是某一个环节不太成熟、或者包装、或者是某一个图案、或者某一种颜色选的不对,但整体思路是好的,类似的产品特别多,但从来没想到实现一次完整的创新,所以要不断的试错、修正,这样才不会浪费物力、智力,包括投入的资金。

  从文化养成的规律来看,非遗能够成为民族的品牌,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以及要等到这一批创作主体的成熟,要在市场上经过多少年的磨炼、失败、成功,最后才能够提高服务于现代生活的能力。

  他还认为,非遗传承人面对挑战,不仅要创新,还要传承、保留当地文化的一些主要的元素或者核心的文化内涵。

【纠错】 【责任编辑:徐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8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450278